3月4日,由中國醫藥企業管理協會等中國醫藥行業25家協(學)會主辦的2017第九屆“聲音•責任”醫藥界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座談會在北京隆召開,來自醫藥行業的40余位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出席座談;國務院醫改辦、發改委、衛計委、人社部、工信部、商務部、財政部、國家食藥監總局以及國家中醫藥局等醫藥行業相關的政府部門領導及專家應邀到會旁聽。
在政策頻出的2016年和新政不斷的2017年之初,中國醫藥行業正在經歷深刻的裂變與改革,下一步醫改如何走向,藥品價格、原料藥漲價、一致性評價、醫藥代表職業化等問題將如何影響醫藥企業和其間的每一個個體,圍繞行業的諸多熱點話題,我們來聽聽代表委員們怎么說。
▍焦點一:原料藥漲價兇猛
全國人大代表、河南羚銳集團董事長 熊維政:
現在原料藥非理性的漲價,我認為太不像話了。原來是150塊錢一公斤現在漲到980,我們經過調查發現很多問題,有的是因為監管部門對原材料原料的審查目前采取審核批準,審核批準了才能生產,沒批準的就不能生產;有的是因為經銷商抬高物價,這個現象目前在我們國家已經非常嚴重了,好多企業、好多老總跟我說這個事情,有的很普通的藥原材料漲價導致很多企業無法生產,情況還是比較嚴重的,希望引起有關部門的重視。
要解決這個問題并不是很難,我的建議是放開藥的生產權,準入具備原料藥生產條件的廠家生產,實行備案制度,并不需要所有的原料都要采取審核批準,這也不符合當前的形勢。同時更重要的是我們的物價部門要加強價格的監管,這樣才能從各個環節確保藥品的安全。
全國人大代表、四川好醫生藥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耿福能:
經市場調研,我們發現自國家放開藥價以來,部分藥品價格上漲,其中由于原料壟斷造成藥品價格上漲是主要因素之一。其中,有兩種情況,一是文號少的原料藥;二是部分中藥提取物、中藥飲片、藥用輔料不該發文號的錯發了文號。
針對以上原料藥的壟斷行為,希望相關主管部門依法制裁壟斷整治壟斷,保障醫藥行業的健康發展,保障老百姓真正能“看得起病,吃得起藥”。同時,企業也要自律,不搞壟斷,遵守法律,致力研發創新,做遵紀守法的企業。
建議:第一,完善和落實《反壟斷法》,制定《反暴利法》;第二,立即清理及取消對中藥(天然藥物)提取物的批準文號并取締;第三,對部分原料藥實施價格干預(如:政府定價)及量產任務;第四,設置鼓勵原料藥注冊準入制度。
全國人大代表、山東辰欣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杜振新
隨著醫藥行業的發展,藥用原料藥注冊管理的弊端日益凸顯,為建立科學高效的藥用原料管理制度,建議在借鑒發達國家先進經驗基礎上,建立和完善藥用原料備案管理制度,即DMF制度。
DMF是指藥用原料生產企業,按照規定程序,將生產工藝、質量標準、工藝參數和質量指標等全部技術資料,自愿報送到CFDA,供藥品生產企業和監督管理部門在藥品注冊和生產監督時使用的技術文件管理系統。原則是自愿報送、技術資料分為公開和非公開部分、不實行實質審查和批準、持有者授權使用、變更須更新等。管理方式是申請人將所有相關資料向藥品監管部門主動登記備案,其中公開部分的信息供制劑企業選擇時使用,非公開部分信息供藥品監管部門在制劑審批和生產企業檢查時使用。
全國人大代表、浙江康恩貝集團董事長 胡季強:
不能因為要減少批文就不批原料藥,現在原料藥壟斷搞得我們很難受,價格提升20倍、30倍甚至100倍搞得我們自己沒法生產,但是審批又非常難,盡量不批,這也是市場行為。我還是那句話,市場可以管的要交給市場管,該你管的你管,其他事情應該企業管。
▍焦點二:80萬藥師立法
全國政協委員、輝瑞制藥中國企業事務部總監馮丹龍:
要重視和加快藥施法的立法進程,今年1月國務院辦公廳出臺藥品流通體制改革相關文件,指出要積極發揮藥師作用,落實藥師權利和責任,充分發揮藥師在和利用藥方面的作用。
國務院在2016年立法工作計劃中將藥師法作為研究的一個項目,由國家衛計委組織起草,按照常規立法過程需要數年,現在我國大概有80多萬藥師,他們的作用非常大,但是目前沒有,無法可依。穩定藥師隊伍,保障和利用藥和百姓的用藥安全刻不容緩,因此建議加快制定并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師法,制定統一的藥師制度和準入表現,明確藥師的法律地位和責權利,保證和利用藥,維護用藥安全。
全國人大代表、康恩貝制藥董事長 胡季強:
目前,醫師有醫師法,中醫藥有中醫藥法,到現在為止我們沒有一部藥師的法律,現在管理狀態藥店需要藥師,工廠需要藥師,流通企業需要藥師,但是診所沒有藥師,診所在用藥,醫院沒有藥師,醫院的比例只有百分之幾,而醫療機構理論上只要用藥就必須應該有藥師,但是現在的職業藥師不是一個法律,管不到衛生部門,在中國一個制度應該管所有同樣性質的,怎么能只管藥這一頭不管醫這頭呢?藥師法是必須要從這個角度入手的,同時應該怎么樣有利于這個行業在互聯網時代從行業的角度來制定藥師的法,藥師法是必須出臺的。
▍焦點三:醫藥代表職業化
全國政協委員、輝瑞制藥中國企業事務部總監馮丹龍:
2015年有一個提案是加強醫藥代表將其納入職業化管理的提案,在2015年醫藥代表被國家列入到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紅點上,成為正式的職業,這是國家促進職業規范的一個重要的舉措。最近國務院十三號文明確了要加快對醫藥代表的管理,建立醫藥代表登記備案制度,這是為規范管理指明了方向。醫藥代表關系到藥物的合理安全使用,也關系到患者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因此應該盡早地將其列入國家職業資格目錄,建立完善的職業標準和國家職業管理體系來規范從業人員,從而使醫藥代表成為真正的從事藥品信息傳遞、溝通、反饋的專業人員。
▍焦點四:分級診療、自由執業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心內科及心臟中心主任 霍勇:
我們在分級診療和國家不斷推動政策的過程中醫生能做什么,對優質的人力醫療資源的整合,人力資源如何形成市場化的模式,醫生集團是一個重要的組成形式。
今天我有個提案想強調從建立醫生集團為抓手來推動分級診療,客觀講應該是一個抓手,更重要是通過醫生集團的建立,如何建設自己的標準,使行醫過程更加規范,醫生做醫生的事,醫生不要做醫生不該做的事。
另外更要強調通過醫生集團社會化的形式,就是社會商業化市場化的模式,把優質的醫生資源引導到縣醫院分級診療方面,國家應該制定相應的管理辦法,應該給予很多政策支持,應該有一些管理標準的出臺,這樣才使這個工作真正能夠有序地推動展開,我相信會為我們國家整體的醫療體系發揮作用。
▍焦點五:醫院處方外流
全國人大代表、湖南老百姓大藥房董事長 謝子龍:
三方信息共享促進醫院處方外流的建議,我提了三次,衛計委基層醫療司每次都跟我說需要錢,確實一下拿不出那么多錢。為了這個事我專門找了財政部的一位副部長,確實很難解決這個問題。最近我到烏鎮互聯網醫院,到美國幾個地方,我突然找到一個感覺,其實搭建這么一個平臺不需要錢,為什么說不需要錢?一方面它是我們每一個企業不管是醫院也好,職能部門也好,企業也好,本身就有信息系統,我們只需要某一個職能部門來制定一個標準。
另外,我上次跟烏鎮互聯網醫院董事長交流,他說我們都很愿意做這些事,絕對是免費,不需要付一分錢。在不損害消費者隱私的前提下,完全可以做這個工作。我過去建議是衛計委來牽頭,我這次專門提給商務部,請商務部來牽頭做這個事情。既然衛計委推不動,商務部推推看看,衛計委、人社部的醫保部門參與通過第三方平臺或者是以醫??檩d體實施三方信息共享,實際上就是將醫院、醫保、醫藥三塊打通。醫藥這塊,衛生行政部門、食藥監部門都可以進入這個平臺,其實也便于監管。
全國政協委員、仁和集團董事局主席 楊文龍:
有關統計顯示,2020年中國有可能超過美國的非處方藥市場,市場非常大,中國的需求很大。國民對自我藥療的產品、特點和消費者的自身選擇,目前監管體系并沒有完全體現非處方藥的特點,非處方藥與處方藥的管理還是比較模糊,基本上是統一的,處方藥與非處方藥并未完全有一個區別性的管理,非處方藥的注冊、返還包括標簽說明使用以及與處方藥一樣嚴格,限制了非處方藥的創新,不利于非處方藥的發展和參與國際競爭。
基于以上現狀,建議根據我國實施藥品分類管理制度暨總體要求,建立區別于處方藥與非處方藥的注冊管理體系,主要包括:一、按照非處方藥的研究特點制定非處方藥獨立的注冊類別;二、制定符合非處方藥特點的注冊審批要求;三、建立非處方藥雙寬轉換途徑與技術指導原則;四,制定符合非處方藥特點及鼓勵品牌建設的包裝標識的管理規定。
▍焦點六:醫保
全國人大代表、重慶天圣制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劉群:
去年我在全國兩會上要一些普通的藥要納入到醫保,我看今年很多兒童用藥納入了醫保,兒童用藥為什么缺?兩方面原因,一是我們招投標過程中把兒童用藥招沒了,全部很便宜,醫院不用了商家也不生產了,缺。第二,很多兒童用藥沒有進入醫保,我們國家在醫改上的突破,去年前年發了兒童用藥調整恢復價格,這也是一個突破,今年大量的兒童用藥進入醫保,實際上我們的醫療機構在使用兒童用藥的時候就不會感覺這么緊缺。但是還有一個問題沒解決,就是急搶救藥品的問題。
在醫保報銷上我有一個想法,應該側重解決重大疾病的醫保報銷,而在分級診療上,我支持分級診療,但是分級診療重大疾病的報銷只要是轉上去的都能夠給大幅度報銷80%-90%,我們這塊也要突破?,F在分級診療是在小醫院報80%、90%,縣醫院報60%、70%,市醫院20%、30%,通過制度引領讓分級診療有個推動。
▍焦點七:兩票制
全國人大代表、重慶天圣制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劉群:
對藥品公立醫院推行兩票制我覺得沒什么錯誤,支持國家推行公立醫療機構兩票制,但是推行兩票制的過程中要以藥品招標相結合,糾正以前招標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是廉價藥品急搶救藥品要更加注重產品的質量,恢復以前的價格。
▍焦點八:行業管制
全國人大代表、康恩貝制藥董事長 胡季強:
如何在醫和藥領域更好地發揮市場的作用和更好的發揮政府的作用,順豐上市那天市值近3000億,我在工作日記上寫了一句話,這是我們做醫藥產業人的恥辱,快遞盡管發展很快,但是畢竟跟醫藥產業相比它是一個小產業,它都能產生3千億市值的公司,我們今天醫藥行業最大市值的醫藥公司只有1150億。什么原因?大家注意到沒有,那些發展比較快的迅速崛起的那些企業、行業,說實在話是政府管制最少的行業,甚至政府不知道該怎么管,比如互聯網產業,政府不知道怎么管,正因為政府不知道怎么管,管的很少,他們迅速發展起來了,我們醫藥產業恰恰因為政府管得太多,管了很多不該管的事情,使得這個產業企業在里面一天到晚在想怎么應對政府的政策,真正對市場的研究上不去。